首尔20%青少年染上网瘾 每年20万人离家出走

  • 来源: 广州日报 文:caokui   2014-09-18/13:10
  • 开篇语

    本系列专题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、广州日报协办。从今日起陆续刊出12个专题,每周一期两个专题,持续到10月中旬,敬请关注。

    图片来源于网络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图片来源于网络

    难题治理项目

    边缘青少年如何走向正轨?

    少年强,则家国强。千万人口的韩国首都首尔,从2007年起着力解决青少年卖淫和网瘾问题,每年投入335万美元,以政府向NGO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,救助边缘青少年。

    要知道,韩国首尔每年约有20万青少年因家暴、成绩落后等原因离家出走。单是2009年就有13463名少女离家出走,她们之中不少人因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选择了卖淫为生。另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青少年问题是严重的网瘾现象。韩国NGO的调查显示,9~-39岁的韩国人中,有12%出现网瘾特征,首都首尔约有两成青少年染有网瘾。

    韩国首尔的“解决青少年网瘾和卖淫问题”项目,2012年在首届“广州奖”中获奖。日前,记者专门赴韩国了解这一个项目的最新进程。

    拯救卖淫少女:首尔推“S.H.E”计划

    首尔防止青少年卖淫计划(又称“S.H.E”计划),这个计划巧妙地将英语“她”称谓与项目目标—安全(Safety)、健康(Healh)、赋能(Empowerment)结合起来。经过近5年推广,“S.H.E”计划已经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卖淫少女社区救援网络,全市有25间社区庇护所,5间自强学校,提供30多种职业培训,每年有1500个临时或公益岗位供给自新少女重返社会。

    社区庇护所温暖如家

    两室两厅,10张床铺,温馨的蓝,甜美的粉,茶几、床头、洗漱台都摆着卡通公仔,很像大学的女生宿舍。这是一个藏身居民楼的“S.H.E”计划社区庇护所。目前,全市已有25间庇护所,提供饮食,有专门社工提供帮助。

    “我当年来到这里时很绝望,但有人和我谈心,我慢慢就好起来了。”3年多前,17岁的Sherry因受父母虐打,辍学离家,“和朋友一起流浪,身上没有钱,所以……”她的长睫毛快速地眨动着,避免触及敏感的词汇—卖淫。

    社工接触到她的时候,Sherry有点抵触。就像现在她的受助对象对她一样,“逃避,谩骂,"我为什么要听你的?" 直到一次在服务时被虐打,她主动找到社工求助,第一次去到庇护所。

    在这里,受到家暴或被强奸的少女还有专门的医护提供医疗诊断,“我们视乎情况,严重的会预约到医院治疗、鉴定,一般情况,医生会上门来。”Sherry解释,去年9月起,社区庇护所还增加健康馆,尽力保护求助女孩的隐私,“我们的医护团队和机构都经过评估,医生都来自专业的妇科。”

    此外,不愿到庇护所的年轻女孩,如果曾参与卖淫,遭强奸,又或者怀孕,社工会帮助她联络医护团队,定期或不定期接受体检,并教授她们防止性病等常识。

    自强学校开启新生

    “我的人生在这里重启。”Sherry感慨不已地说,2009年,首尔市有了第一家自强学校;在这里,流浪女孩将接受免费的职业培训,每年约有100名女孩接受培训后,走上工作岗位。

    “在这里,我们有两个选择,一是补课,参加大专联考;二是参加职业培训,直接就业。”Sherry当时选择参加大专联考,并十分幸运地通过考试,最终成为一名专业社工,从受助者变为助人者。

    自强学校和中国的职业培训学校很相似,每一个课室就是实操间,由于咖啡店多,咖啡文化流行,很多女孩来到这里之后,会选择学做咖啡。从辨别咖啡豆开始,到学习使用不同类型的咖啡机,再到咖啡与点心的搭配,她们至少要学习半年的时间。问到为什么选择来自强学校,“学习一门手艺,能养活自己。”“想过些安定的有规律的日子。”是女孩们最常见的回答。

    项目主管Won Mi Hye介绍,过去5年,自强学校的培训项目从最初10种扩充到如今有30多种,而女孩子们最喜欢的培训项目为咖啡、美容、烘焙以及福利职业(社工、志愿者)。在自强学校接受职业培训后,女孩们还将获得1~2个月的实习机会。“女孩们出路是不愁的,因为去年我们从社会上获得了1500个公益岗位的支持。”

    助青少年戒网瘾:政府设“我愿意”中心

    你认为自己患有网瘾吗?如果你的回答是:“是”或者“或许”,在韩国首尔,将有戒网瘾专家约你谈谈心。

    据韩国一项官方调查显示,9~39岁的韩国人中,有12%的人出现网瘾特征。而首都首尔教育部门的评估结果显示出问题更严峻—首尔约有两成青少年患有网瘾。

    因此,在2009年,首尔市政府着手建设首个防止青少年网瘾的“我愿意”中心。过去5年,已经陆续建起了5个类似的中心。

    “我愿意”中心采用线上和线下互动的模式。线上有网瘾评估量表,如果你怀疑自己已经染上网瘾,不妨上网做个评估。“我愿意”中心还有一支预防和戒断网瘾团队,由180名预防专家和30多位专业讲师组成。他们主要深入到学校和社区,提供咨询和辅导。

    经过5年的发展,借助“我愿意”中心,首尔已经建立起一个家、校、社区网瘾戒断网络。

    如今,在校生每年将接受一次网瘾测评,如果有染瘾倾向,将由学校转介到“我愿意”中心接受调适。据调研,本地四年级、初一、高一三个年龄段的在校生,最容易染上网瘾。

    据项目负责人Min Sun Hee介绍,虽然这是一个针对青少年的服务项目,但逐渐也有年轻人找上门来,有些爸爸妈妈想和子女一起来,“他们有时觉得一家人都染上了网瘾,令家庭关系变得冷淡、糟糕。”基于这个状况,这个协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的项目,可能将开发出面向成年人,甚至整个家庭的服务。

    记者观察

    政府资助+社会运作

    很显然,面对边缘青少年现象,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包括“S.H.E”计划、“我愿意”中心等项目基本完全由政府推动与资助。不过,具体运作则交由完善的NGO负责,政府不是“大包大揽”。两者的配合,有利于形成对项目的有效与高效,约束与监督。

    “在政府全力支持下,我们的项目开展得不错。当然,还是缺钱;还有就是给女孩们更好的岗位,是我们的两大难题。”Won Mi Hye介绍,她认为,由于资金限制,目前项目的规模无法拓展救助更多的边缘少女。另一方面,由于社会对少女卖淫存在歧见,女孩们即使获得工作岗位,却未必一帆风顺,WonMi Hye说:“个别女孩在进入社会后,依然需求行为辅导。”

    项目成果展示中,有一组数据很值得关注。从2010年到2012年,受助少女从15000人上升到25000人,其中,2010年有1万多人寻求短期庇护,在2011年这个数据短暂下滑,2012年又上升到15000人,而接受医护救助以及职业赋能的人数,则相对偏低,3年间都在千人上下。

    “这是一个从治标到治本的漫长过程,给她们安全的庇护只是起步,让她们离开困境有能力进入社会,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。” Won Mi Hye表示,经过四五年的努力,项目逐渐得到社会肯定,目前已有4种途径发现受助少女,除了网上自主报名外,还有警察转介、家长求助以及学校推荐三种方式。随着求助渠道的拓宽,受助少女正在逐年成倍增加。


    评论 {{userinfo.comments}}

    {{money}}

    {{question.question}}

    A {{question.A}}
    B {{question.B}}
    C {{question.C}}
    D {{question.D}}
    提交

    驱动号 更多